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溫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溫電磁感應爐。
背景技術:
精密件的壓鑄是指將鋁或者合金在高溫下進行熔融,然后將鋁液或者合金溶液放入模具中,通過壓鑄沖頭在外力施加下進行沖壓,鋁液或者合金溶液在高壓下進行成型,冷卻后變得到需要的壓鑄件,壓鑄工藝制得的成品具有精度高等優點。
在壓鑄成型的連續生產過程中,需要將鋁液或者合金液不間斷的投入模具加入孔內,在沖壓沖頭的往復的工作下進行不間斷的連續生產,現有技術中,在生產過程中,將鋁液或者合金液熔融后放入保溫爐內,再通過保溫爐上的入料口進行挖舀投入模具加料口內,但是由于生產時間長,保溫爐保持開口的情況下,熱量散失的較為嚴重,保溫爐為保證溫度的同時,增加能耗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保溫爐的保溫效果差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保溫效果好的保溫電磁感應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保溫電磁感應爐包括保溫爐本體以及保溫爐上保溫蓋,所述保溫蓋鉸接在保溫爐本體上,所述保溫蓋上還設置有一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上方設置有一可滑移的蓋板,所述蓋板的兩側設置有限位擋塊,所述蓋板尺寸大于取料口尺寸,所述蓋板一端設置有氣缸,所述蓋板與氣缸上活塞桿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所述氣缸設置在保溫蓋表面,所述遠離氣缸一側的保溫爐本體上設置加熱棒引線夾,所述引線夾上設置有保護罩,引線夾下方設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設置在保溫爐本體內部,所述保溫爐內部設置有加熱棒放置孔,所述加熱棒插在放置孔內,所述加熱棒上設置有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與管道內的引線連接,所述引線一端連接引線夾,所述加熱棒為電磁感應加熱棒。
優選的,所述引線夾下方的管道為硬質高鋁管。
優選的,所述保溫爐本體上的保溫蓋為多層結構保溫蓋,所述保溫蓋內部設置有保溫棉層,保溫蓋的兩端設置合金蓋板,保溫棉層放置在合金蓋板之間,所述的合金蓋板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優選的,所述氣缸進氣口以及出氣口上均設置電磁閥,所述電磁閥連接plc控制器。
優選的,所述電磁感應加熱棒端部設置有接線端子,所述加熱棒內部設置有兩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為絕緣陶瓷固定板,在兩塊定位板之間設置兩根圓柱,所述圓柱也為陶瓷圓柱,所述加熱棒內部設置感應加熱絲,所述感應加熱絲一端連接接線端子,一端纏繞在陶瓷圓柱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裝置通過電磁感應加熱棒進行加熱,加熱棒設置在保溫爐內,加熱棒上設置接線端子,接線端子與引線連接,引線設置在高鋁管內,高鋁管設置在保溫爐內部,引線連接引線夾,引線夾設置在高鋁管上,在引線夾上方設置保護罩,內部設置高鋁管進行引線保證連接方式的安全性,引線夾連接外部接線,連接方式更加方便同時拆卸容易。
2.在保溫蓋上設置入料口,在入料口上設置可滑移蓋板,滑移蓋板連接氣缸,氣缸連接plc控制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以實現氣缸的往復運動,保證熱量的較少散失,同時保溫蓋通過鉸接方式連接在保溫爐上,可方便保溫爐的打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加熱棒示意圖。
圖中1為保溫爐,2為鉸接軸,3為氣缸,4為滑移蓋板,5為取料口,6為保溫蓋,7為引線夾,8為高鋁管,9為加熱棒,10為引線,11為保護罩,12為限位擋塊,13為固定塊,14為陶瓷圓柱,15為感應加熱絲,16為接接線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的一種保溫電磁感應爐,保溫爐本體1以及保溫爐上保溫蓋6,保溫蓋6鉸接在保溫爐本體上1,所述保溫蓋6上還設置有一取料口5,所述取料口5上方設置有一可滑移的蓋板4,所述蓋板4的兩側設置有限位擋塊12,所述蓋板4尺寸大于取料口5尺寸,所述蓋板4一端設置有氣缸3,所述蓋板4與氣缸3上活塞桿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所述氣缸3設置在保溫蓋6表面,所述遠離氣缸3一側的保溫爐1本體上設置加熱棒引線夾7,所述引線夾7上設置有保護罩11,引線夾7下方設置有管道8,所述管道設置在保溫爐本體1內部,所述保溫爐1內部設置有加熱棒放置孔,所述加熱棒9插在放置孔內,所述加熱棒9上設置有接線端子16,所述接線端子16與管道8內的引線10連接,所述引線10一端連接引線夾7,所述加熱棒9為電磁感應加熱棒。
保溫蓋6鉸接在保溫爐本體1上,保溫蓋6可以通過鉸軸2進行打開,進行增加原料等,同時在保溫蓋6本體上設置了取料口5,取料口5上設置了滑移蓋板4,滑移蓋板4連接著氣缸,氣缸的進出氣控制活塞桿的行程,進行控制蓋板4的打開與關閉,同時氣缸3上設置有電磁閥,電磁閥連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設定時間間隔,控制在時間間隔內實現氣缸往復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引線夾7下方的管道為硬質高鋁管8,硬質高鋁管8設置在保溫爐8內,具有較強的硬度,在硬質高鋁管8內設置引線,引線連接引線夾7,引線與加熱棒連接,僅需要將外部接線與引線連接便可實現電源輸入,具有連接方便,拆卸方便的優點。
進一步的,所述電磁感應加熱棒9端部設置有接線端子16,所述加熱棒9內部設置有兩塊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為絕緣陶瓷固定板,在兩塊定位板13之間設置兩根圓柱14,所述圓柱也為陶瓷圓柱14,所述加熱棒9內部設置感應加熱絲15,所述感應加熱絲15一端連接接線端子16,一端纏繞在陶瓷圓柱14上,陶瓷具有絕緣以及耐高溫的性能,感應加熱絲15纏繞在陶瓷圓柱14,通電后進行發熱,本加熱棒9具有加熱效率高,耐用。
更進一步的,為了保證保溫爐的保溫性能,所述保溫爐本體1上的保溫蓋6為多層結構保溫蓋,所述保溫蓋6內部設置有保溫棉層,保溫蓋的兩端設置合金蓋板,保溫棉層放置在合金蓋板之間,所述的合金蓋板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保溫棉層具有很強的保溫隔熱性能,多層設計,放置金屬蓋散熱快。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溫電磁感應爐,所作出的進一步詳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技術特征:
1.保溫電磁感應爐包括保溫爐本體以及保溫爐上保溫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蓋鉸接在保溫爐本體上,所述保溫蓋上還設置有一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上方設置有一可滑移的蓋板,所述蓋板的兩側設置有限位擋塊,所述蓋板尺寸大于取料口尺寸,所述蓋板一端設置有氣缸,所述蓋板與氣缸上活塞桿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所述氣缸設置在保溫蓋表面,所述遠離氣缸一側的保溫爐本體上設置加熱棒引線夾,所述引線夾上設置有保護罩,引線夾下方設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設置在保溫爐本體內部,所述保溫爐內部設置有加熱棒放置孔,所述加熱棒插在放置孔內,所述加熱棒上設置有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與管道內的引線連接,所述引線一端連接引線夾,所述加熱棒為電磁感應加熱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電磁感應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線夾下方的管道為硬質高鋁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電磁感應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爐本體上的保溫蓋為多層結構保溫蓋,所述保溫蓋內部設置有保溫棉層,保溫蓋的兩端設置合金蓋板,保溫棉層放置在合金蓋板之間,所述的合金蓋板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電磁感應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進氣口以及出氣口上均設置電磁閥,所述電磁閥連接plc控制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電磁感應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感應加熱棒端部設置有接線端子,所述加熱棒內部設置有兩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為絕緣陶瓷固定板,在兩塊定位板之間設置兩根圓柱,所述圓柱也為陶瓷圓柱,所述加熱棒內部設置感應加熱絲,所述感應加熱絲一端連接接線端子,一端纏繞在陶瓷圓柱上。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保溫電磁感應爐包括保溫爐本體以及保溫爐上保溫蓋,所述保溫蓋上還設置有一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上方設置有一可滑移的蓋板,所述蓋板的兩側設置有限位擋塊,所述蓋板一端設置有氣缸,所述蓋板與氣缸上活塞桿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所述遠離氣缸一側的保溫爐本體上設置加熱棒引線夾,所述引線夾上設置有保護罩,引線夾下方設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設置在保溫爐本體內部,所述加熱棒插在放置孔內,所述加熱棒上設置有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與管道內的引線連接,所述引線一端連接引線夾,所述加熱棒為電磁感應加熱棒,本實用新型裝置具有保溫性能好的技術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