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電磁感應定律
電磁感應定律也叫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磁感應現象是指因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例如,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產生的電動勢(電壓)稱為感應電動勢。
電磁感應定律中電動勢的方向可以通過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來確定。右手定則內容:伸平右手使姆指與四指垂直,手心向著磁場的N極,姆指的方向與導體運動的方向一致,四指所指的方向即為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感應電動勢的方向與感應電流的方向相同)。楞次定律指出:感應電流的磁場要阻礙原磁通的變化。簡而言之,就是磁通量變大,產生的電流有讓其變小的趨勢;而磁通量變小,產生的電流有讓其變大的趨勢。
二、電磁感應定律誰發現的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近三十年的中學物理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中也都寫道,是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2010年4月第3版第15頁寫道,紐曼(F.E.Neumann,1798—1895)、韋伯(W.E.Weber,1804——1891)在對理論和實驗資料進行嚴格分析后,于1845年和1846年先后指出,閉合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后人稱之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就是說,筆者在上中學、大學及中學物理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學中對電磁感應定律的發現者都講錯了。那么,到底是誰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須弄清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楞次(HeinrichFriedrichEmilLenz1804——1865)紐曼、韋伯對電磁感應的貢獻。